“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经三十年而成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在近代中国,持上述观点的属(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A. 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 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 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矛盾篇)
材料一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中国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原因是什么?在公元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哪一游牧民族灭亡?
(战争篇)
材料二 见图
淝水之战形势图
(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两个政权?这场战争的特点什么?再举出两个本册书中学到的和这场战役有共同特点的战役。
(融合篇)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北语”和“正音”分别指什么?
材料四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体现了民族的融合。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指的是哪一著名的石窟?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让位于禹。
——《中国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舜年老时让位于禹”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中国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中国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的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和依据。
材料四 在地方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中国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4)材料四反映的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说明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理由。
(5)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联系个人实际谈谈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