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比其它列强在中国获得的更多“利益”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比其它列强在中国获得的更多“利益”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并违约侵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与林则徐领导的哪一事件有关?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大战

D.武昌起义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围,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向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创办的企业有何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

材料四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李大钊《青春》(发表于1916年的《新青年》杂志)

3)材料四中《新青年》杂志是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根据上述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之路经历了怎样具体的转变?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春,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等写成1800字的《上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18省在京参加完乙未科进士会试、等等发榜的举人响应,1200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18省举人与数千市民会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和约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材料三  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博斯坦赴台儿庄前线,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记载:他去台儿庄之前,由个10岁的中国男孩被日军胁迫到中国守军阵地侦查,在随后的炮击中,中国守军都很困惑,日军向空旷的原野上倾洒了那么多的炮弹,为什么?原来这名10岁孩童向日军汇报时,故意颠倒了中国守军的方位……..

1)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材料一中“拒和”具体指什么。材料二所述“拒绝和约签字”中的“和约”指的是哪个“和约”?

2)综合材料一、二,说说两次运动的目的有何相似之处。

3)从以上三则材料所述史实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革命中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懂得掌握政权和武装的重要性……“自愿地放弃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  《中国共产党史》第一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

1)材料一是对哪次革命历程的总结?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材料二 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中国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到“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