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美国的崛起是世界上的一个传奇,虽只有230多年的历史,却独创性地走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材料一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材料三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四 1942年,苏美英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gòu)和。”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请你说说他对美国的贡献。
(2)材料二中文件的签署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对美国历史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应该与二战中的哪一文件有关?试举此事件之后,美国参与的、影响二战进程的重大事件一例。
(5)材料五中所说“战争刚刚开始”含义是什么?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 “……两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赤诚,毅然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两位将军也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宛平,卢沟桥。一场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战争就此爆发。
面对强邻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宋哲元说不,蒋介石说不,全中国奋起反抗!卢沟桥上的枪声震撼了华北,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就此打响
材料三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毛泽东
材料四 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参与国和战胜国。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仅能列席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收回山东的正当要求被拒绝。1943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国家参加了开罗会议。1945年6月,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兵谏”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中国抗战局面的开始。但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早在哪一年就开始了?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抗战是“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
(4)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中国抗战也是“东方的事,世界的事”?
(5)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要求被拒绝后在国内引发了什么事件?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何时被恢复的?
材料一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某次会议评论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领导地位在这里确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里形成……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在这里起航。”
材料三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某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着怎样的的地位?
(3)“光辉的起点”指的是什么?“新的伟大革命”指的又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有哪些认识?
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表现出与美国“貌和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这一现象表明
A.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B.两极格局崩溃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以下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德国入侵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⑤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发生在1941年的事件有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