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每一次科技的发展,都在为今天的科技大厦添砖加瓦,都让活在当今的人们享受它的恩泽。
材料一在欧洲中世纪,知识传播主要依靠经院哲学的教学体系与手抄本这种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介——羊皮书。由于价格昂贵,学生在课堂上只得以教师根据手抄本进行的宣讲内容作为权威,知识传授被基督教会垄断。15世纪中叶以后印刷书籍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威尼斯大量的人文主义书籍出口到英国,从15世纪到16世纪早期,几乎所有的“牛津人文主义者”,都拥有彼得拉克(文艺复兴之父)的作品。
——摘编自张炜《印刷术促成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材料二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材料三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电磁学和热力学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科技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四杨振宁是二战后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除了他自己获得诺贝尔奖之外,先后还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利用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有几十个诺贝尔奖,与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此外还有6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菲尔兹奖研究的对象,是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特方程”。(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抗战时期由内迁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之后师从清华大学的王竹溪教授在西南联大读完硕士;1945年赴美国留学,后定居美国。2017年,95岁的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摘自卓克《科学人物课:杨振宁》
(1)从材料一看,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有什么特权?近代“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于哪里?在人文主义传播的过程中,哪一种技术起了推动作用?
(2)从材料二看,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首先从哪个行业开始?A处应该填入哪一项发明?它的问世使生产的动力源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系列变化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该国最早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与电磁学和热力学相关的应用技术领域两大最显著的成就分别是什么?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带给我们的“恩惠”。
(4)读完材料四,你想到了些什么?结合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你的感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延续,是通过文化共识达成的政治共识。其中,大一统传统是守护中华文明内核的政治外壳。
材料一 在“大一统”思想确立过程中,先秦诸子曾发挥过突出作用……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要”指最高权力)在中央”……孔子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奠基者。面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局面……提倡“克己复礼”,反对“犯上作乱”,主张重建一统的社会政治秩序。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
材料二 秦朝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学习强国”慕课《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材料三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鸦片战争之前的大清帝国,有着高超的统治智慧,汉满蒙回藏各个亚区域都被它整合进一个彼此相互依赖的体系当中,古代的中国历史达到了完备状态。
——施展《中国史纲五十讲》
(1)材料一提到的“先秦诸子”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要在中央”反映出法家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孔子推崇的 “为政以德”、 以“礼乐”治国的是哪个朝代?
(2)材料二秦朝“搭好了大一统框架”的人是谁?请你从秦朝大一统框架中任选其二指出他采取的具体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在完成思想文化大一统方面最重要的两个人物是谁?“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所说的“完备状态”?为了“整合”回藏(新疆和西藏)地区安定边疆,清朝作出了哪些努力?
下列图标代表的国际组织能突出表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是
A. B.
C. D.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彻底瓦解,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 区域集团化
B. 政治多极化
C. 文明多元化
D. 经济全球化
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宣告独立,古老的非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殖民地上建立的国家是
A.埃及 B.纳米比亚 C.埃塞俄比亚 D.利比亚
对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 美国工业发展停滞
B. 日本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C. 西欧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
D.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