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冬寒多风,夏热有雨,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 B.
C. D.
距今约10000年左右,中国境内的先民们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不包括
A.稻 B.粟 C.黍 D.小麦
从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下列物品,能得到的确切的历史信息是
A.他们懂得人工取火 B.他们都戴项链
C.他们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他们使用打制石器
20世纪初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已经殆尽,却给整个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忆战争之殇)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
名称 | 时间 | 参战国家 | 卷入人口 | 伤亡人数 | 经济损失 |
一战 | 4年多 | 30多个 | 15亿 | 0.3亿 | 3300多亿美元 |
二战 | 6年多 | 60多个 | 20亿 | 0.6亿 | 4万多亿美元 |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上表所示内容说明了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作战,分别说出各自对立的集团名称。
(析战争之果)
材料二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举行所谓“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操纵了这次会议。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是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三内容并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巴黎会议上签订的哪个条约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概括该条约对中国主权的损害。
(思战争之悟)
材料四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醒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3)材料四所示内容说明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拒绝战争的共同期望。根据材料并结合实际说说我国为此作出的大国担当。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学习和传承五四精神。说说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五四精神。
民主与法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颁布的法律有何共同点?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材料二所示文件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什么感悟?
诵读红色书信,传承红色力量,一封封书信穿越时空,传递着先辈们的执着追求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1919年5月17日清华学子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家书反映了闻一多怎样的家国情怀?当时进步学生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 1937年11月,朱德的家信: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坚(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进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首期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信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哪些优良传统?朱德“转战华北”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三 1950年初,“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从现在起……团结一心,合力建设一个新兴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我们有充分的信念,我们是在朝着充满光明前途的大道上迈进,这个建设新中国的责任是要我们分担的。同学们,祖国在召唤我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回去了。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第三期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朱光亚在信中发出了什么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