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牧师留下的短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时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从文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A.德国法西斯打击共产党员 B.居住在波士顿的犹太人被大量屠杀
C.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D.纵容只会使法西斯得寸进尺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 的挑战。”下列事件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A. 雅尔塔会议 B. 慕尼黑会议 C. 《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D.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那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血腥恐怖的年代,全球性经济大崩溃、法西斯主义迅猛崛起,轴心国集团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那也是一个英雄与袅雄并出的年代,是个需要专政、独裁与个人崇拜的年代。下列相关情景的描述最符合史实的是
A.罗斯福实施新政应付经济危机 B.希特勒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
C.田中角荣是日本法西斯的代表 D.墨索里尼建立轴心国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俄罗斯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继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因此,社会主义者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现存政府。”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是指克里米亚战争 B.“新的民主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
C.“受教育阶层”指无产阶级 D.“现存政府”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全球通史》中写到:“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接二连三地发生冲突,这些围绕殖民地产生的争端制造了一种不断加剧的紧张气氛。”这种“不断加剧的紧张气氛”最终导致了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