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19年5月4日下午,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19年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材料三中能够反映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据此写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人评价说,它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为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1)民主与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作用: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性质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核心精神:爱国主义;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事件: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4)关联: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陈独秀”“《青年杂志》”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可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所以“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民主和科学;《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依据材料三信息和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了和会,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归还给中国,由于大国操纵,中国的合理要求被拒绝,反而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因此材料三中能够反映其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据此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具体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影响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依据材料二图片可知,这是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所以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纲、奋斗目标、中心工作、选举中央局。这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有人之所以说它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二与材料三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张之洞创办了大生纱厂,走“实业救国”之路。

判断:

改正:

(2)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锋部队,在北伐战争中战绩辉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

判断:

改正: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判断:

改正:

(4)1948年,以南京为中心发起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判断:

改正: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下列史实不属于洋务运动新式教育的是

A.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B.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C.创办《民报》 D.创办福州船政学堂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等著名企业家

C.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和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查看答案

1908年,如果一位读书人去从事下列活动,他不可能做到的是

A.在轮船招商局工作 B.成为科举考试的状元

C.从《申报》上了解一些社会新闻 D.看电影《定军山》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B.主张建立“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

C.集中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D.为了实现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