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里克利扩大公民权利,为保证贫困公民都有参政议政机会的措施是
A.主席团轮流执政 B.召开公民大会 C.创立陶片放逐法 D.建立津贴制度
如图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其中,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的国家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地图是直观的历史语言。观察《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和《第一国际》两幅地图,请简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到70年代末,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结合所学说明教育大众化给德国带来的影响。
(3)1859年—1909年,美国工业产值由188亿美元增至1304亿美元;1860年—1913年,钢产量由12万吨猛增至3180万吨;石油开采量由1860年的50万桶增加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请概括指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政治、经济技术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尊敬的国王陛下:
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认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而且现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恳请国王陛下恩准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1)为什么说“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
(2)哥伦布认为“有能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科技条件有哪些?
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欧洲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个功臣。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財富,他是一个恶魔。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人和印第安人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看法矛盾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政治为雅典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供了尽情发挥的可能,使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和样板,产生出大批彪炳史册的政治家、哲学家、戏剧家、历史家、美术家、修辞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周启迪《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哲学家和改革家……随着世俗政权的强大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民法和医学这些世俗知识的需要越来越大……法学系科医学在欧洲大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重要地位。这就为推动中世纪理性与信仰,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张晓丹《欧洲大学兴起的历史意义再认识》
材料三 达·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是通过宗教故事的描绘,教育人民憎恨叛徒。热爱正义事业。当时意大利四分五裂,常遭法、德等国的侵略,本国封建貴族和城市贵族为了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勾引外国军队,成为受人民憎恨的叛徒。他把耶穌门徒犹大画成紧握着钱袋、惊慌阴暗的叛徒形象,表达了他对贵族叛国投敌的声讨。
——摘自孙秉莹、赵连泰、冯兴盛《世界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涌现出大批文化巨匠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思想价值。
(4)综上,谈谈你对文化与时代关系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穆拉比法典》摘选 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8条倘彼损毁穆什钦努(自由民中一类)之眼或折断穆什钦努之骨,则应赔银一名那。
第199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摘自江平主编《汉穆拉比法典》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仲,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制而成。
——摘自郭宁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三 查士丁尼在法典中把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第一个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
《罗马民法大全》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其中的公法对后世无多大影响,而私法则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