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逃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材料 二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救国斗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国民对革命“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陈独秀语),因此他们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1)阅读材料一,举出两个让王朝“再延续了六十年”的代表人物,如何评价让王朝“再延续了六十年”的历史事件?
(2)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写出1915年之前“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典型事件。
(3)阅读材料三,列出知识分子“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的史实及标举的两大口号。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除图1条约外,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美,法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用一句话总结第一次鸦片战争及战后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对比图2和图1条约内容的变化,分析帝国主义在侵华方面体现出的新特点。
(3)图3反映的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次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概括三点。
(4)综合思考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想?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针后,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深人工农群众,创作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下列属于这类文艺作品的是
A.周立波《暴风骤雨》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电影《十字街头》 D.徐悲鸿《愚公移山》
某剧组拍摄的一部反映20世纪40年代中国城市生活的电影中,不会出现下列哪一场景
A.看电影喝咖啡 B.男子留长辫着长袍 C.穿西服着旗袍 D.坐电车乘轮船
有一位海外学者惊讶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短短三年内,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上千架飞机和如云舰艇的国民党军队,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产生这一“奇迹”的本质因素是
A.军力对比 B.军事策略 C.民心所向 D.装备差距
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对这次“大规模的进攻”表述错误的是
A.此战役有100多个团参战,史称“百团大战”
B.战役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C.打击了日军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信心
D.有力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