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杰出人物做出了巨大的贡...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杰出人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追寻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融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塞外众多的游牧民族乘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南下陆续建立非汉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材料三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材料四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五胡”是指五个内迁的少数民族,请写出其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名称。西晋被它们中的哪一民族灭亡?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主要体现为哪两种趋势?

(4)材料四涉及的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改革?材料中“魏主变北俗”采取的是什么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请说说你对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有何看法?

 

(1)特点:由多民族交融而成。 (2)氐族建立的前秦或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匈奴族。 (3)一是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一是中原汉族南迁。 (4)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说汉语 (5)有冲突,友好交往是主流;各民族交流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融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华夏族是由多民族交融而成。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 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3)依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等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际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故人口迁徙主要体现为一是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一是中原汉族南迁。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问依据材料关键词“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说汉语。 (5)开放性题目,各民族有冲突,友好交往是主流;各民族交流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帝皇,在创立了各种制度和采取措施实现了国家大一统,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有何意义?

(2)材料二列举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董仲舒提出什么主张?为推行他的这一主张,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不同措施(列举两方面即可)。

(5)概括秦汉时期的社会特征。

 

查看答案

如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商、东周、西汉 B.商、春秋、西汉

C.东周、战国、东汉 D.东周、春秋、东汉

 

查看答案

张仲景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医圣”,主要是因为他(    )

A.开创了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方法

B.最早提出了病理学说

C.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D.是世界上第一位采用麻醉法的医生

 

查看答案

祖冲之是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下列属于祖冲之成就的是

A.创造了《洛神赋图》 B.发明了麻沸散

C.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D.撰写了《齐民要术》

 

查看答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突出表现在

A.北民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水利工程修建,荒地垦为良田

C.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秩序安定 D.南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