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古都,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风风雨雨,...

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古都,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风风雨雨,更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抗争的爱国事迹及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风云。

材料一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材料四  1919年5月22日,北京法国某机关接到电报:“言二十八日下午三时,德代表到会签字……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会场秩序稍乱,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有惊异之色云云,观此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所示历史事件均发生在北京,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列强国家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两幅图片所分别对应的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名称是?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为了使“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发起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我们一般用什么名称来称呼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如果我们想了解当年这一运动的具体内容,应当查阅什么报刊杂志?请试举一例。

(4)材料四所反应的是发生在北京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这一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四内容,指出这场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者抗击八国联军)(答案顺序要和图片顺序相一致,否则不得分) (2)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运动。 (3)名称: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或青年杂志。此外,如有学生能回答诸如《每周评论》、《晨报》《国民公报》等这一时期的报刊杂志名称的,亦可得分) (4)事件:五四运动;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结果: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解析】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所示历史事件是火烧圆明园和杀害义和团团民,均发生在北京,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列强国家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两幅图片所分别对应的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名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入西北郊的圆明园。他们抢去了园中的金银财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为了掩盖罪行,额尔金命令纵火,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对华发动了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政治变革运动”指戊戌变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根据材料三“民主与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陈独秀为了使“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发起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我们一般用什么名称来称呼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我们想了解当年这一运动的具体内容,应当查阅《新青年》报刊杂志(或青年杂志。此外,如有学生能回答诸如《每周评论》、《晨报》《国民公报》等这一时期的报刊杂志名称的,亦可得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新文化运动开始,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 (4)根据材料“1919年”“拒绝签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所反应的是1919年发生在北京的五四运动。结合所学内容,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依据材料四内容“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会场秩序稍乱”可知,这场运动的结果是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列强的外来侵略,尤其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松花江上》

材料三  “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四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拔掉据点近3000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五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请指出伊东祐享的这封信是写于中日哪次战争期间?从材料看,伊东祐享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这一结局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事件导致“脱离了我的家乡……整日在关内流浪!”的?中国是在哪年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的?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这次战役”指哪次战役?“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5)依据材料五,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查看答案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应该是

A.《申报》 B.《解放日报》 C.《民报》 D.《大公报》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他的作品《乡愁》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那头。”表达了作者在台湾对祖国大陆的无限思念之情。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的原因是

A.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B.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

C.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D.郑成功攻占台湾

 

查看答案

1947年,一则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听了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从此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阶段。请问这则消息是

A.孟良崮战役胜利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双十协定签署 D.辽沈战役打响

 

查看答案

1940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一—中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时事新闻是

A.皖南事变 B.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C.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D.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