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主要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主要内容及影响如下:

主要内容

影响

政治

1.确立郡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并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分析这次改革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点。

 

国君:秦孝公 特点:内容广泛(全面)、比较彻底、成效明显(两点即可) 措施:改汉姓、穿汉服(意思相近亦可)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 正确的改革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改革驱动发展、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一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可知,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秦孝公。第二小问,根据“政治”“经济”“军事”可归纳出内容广泛(全面);根据“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等可归纳出比较彻底;根据“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可归纳出成效明显。 (2)根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姓”“改为汉姓”反映的是改汉姓;“北魏服饰变化”反映的是穿汉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改汉姓;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等。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3)综合以上材料,以上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点有:正确的改革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改革驱动发展、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已经出现,但直到西汉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范围仍比较有限。铁犁牛耕在中国古代的推广普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春秋战国为其初始阶段;秦西汉为其推广时期;东汉以降为其普及时代。”铁犁牛耕作为农用工具动力和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对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发展影响至深。当有条件使用先进工具进行农业生产时,农民显然不会拒绝。

——李伊波、樊志民《从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看西汉铁犁牛耕的推广因素》

材料二  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总结以往的治水经验,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示意图

材料三   在南北长期分裂对峙的情势下,南朝各代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增强国力,大都比较重视发展生产,推行奖励耕织、兴修水利、安抚流民、减免赋税等政策和措施,对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农用工具动力和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主持修建都江堰的历史人物,并概括都江堰的主要功能。

(3)综合以上材料,总结推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1)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北方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

(2)小史认为北方人口的迁徙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他的说法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公元280年可表述为

A.公元3世纪70年代 B.公元2世纪80年代

C.公元4世纪80年代 D.公元3世纪80年代

 

查看答案

图中所示的是小史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图(部分),其中“?”处应填入

A.西周 B. C.西汉 D.西晋

 

查看答案

下列是某单元的部分课题目录,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