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1896年8月16日,郑观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颁布了汉阳铁厂厂规。面对“铁厂事宜头绪甚繁”,郑观应“择其紧要者”加以规划,拟次第筹办。这个拟次第筹备的事宜有三个文件版本:《铁厂筹备事宜十八条》《筹办铁厂四十八条事宜》《铁厂次第筹办张本六十条》。从十八条到四十八条到六十条,内容不断扩充完善,既体现出汉阳铁厂面临的问题复杂,亦体现出郑观应的投入与思考深入。
——摘编自郭莹、陈错《郑观应与汉阳铁厂》
(1)根据材料一,说说郑观应治理汉阳铁厂的主要特点。这一时期还涌现了哪些民用企业?(一例即可)
材料二 甲午战败以及胶州湾危机以后,康有为提出中国面临的是“四千年之变局”。这个变局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从“一统之世”进入“诸国竞长之世,…因为一统和竞长这两个时代在治国方略上完全相反,所以当时的中国必须彻底改制。又因为西方列强进入竞长之世的时间比较早,所以采用西法是改制的捷径。
——摘编自叶斌《戊戌变法与“维新”名号》
(2)根据材料二,说说康有为认为“当时的中国必须彻底改制”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他提出的“彻底改制”具体指的是什么。
(3)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还可以参照哪些主要事件?
某班历史知识竞赛上,有这样一道试题:下列搭配中,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B.京张铁路—詹天佑
C.《义勇军进行曲》—鲁迅 D.《黄河大合唱》—冼星海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其废止时间是
A.1900年 B.1912年 C.1905年 D.1922年
如下图是1907年《日新画报》上刊登的《不开通》。从图中可以看到:每日放学,很多人都围在甘石桥第一女学蒙养院门口,妨碍了交通。这反映了
A.清朝顽固阻挠教育变革 B.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C.新旧思想交锋异常激烈 D.近代转型道路困难重重
如下图是1932—1934年间我国棉花总产量的变化情况,此图表反映了
A.一战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B.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实业救国”的浪潮兴起 D.国民经济建设初见成效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是1947年土地改革的内容。这次土地改革
A.使地主土地所有制基本被废除 B.使边区农村经济得到逐步恢复
C.满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D.满足了解放区农民的土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