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

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A.胡夫 B.图特摩斯三世 C.汉谟拉比 D.伯里克利

 

C 【解析】 依据材料“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如图),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可知,此国王是汉谟拉比。题干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选项C符合题意;胡夫是埃及的法老,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选项A不符合题意;图特摩斯三世是埃及的法老,在位时期,埃及称为强大的军事帝国,选项B不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是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埃及人说:“人类害怕时间,而时间害怕金字塔。”数千年前建造的金字塔至今仍屹立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

材料二 

材料三  如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时的欢庆场面。

材料四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你认为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为什么参加重庆谈判了怎样的成果?

(2)材料二图1发生在哪次战役中?图2反映了北平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解放?

(3)材料三中这一场面出现在何时?该场面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划时代意义?

(4)材料四中“挖蒋根”是指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解放战争中共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部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

材料二 

材料三  1945年8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材料四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战场牵制了百万日本陆军主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三分之二;抗战期间共消灭日军150多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图A事件有何标志性?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及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

(3)材料三中《新华日报》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这篇社论的?为句“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4)结合材料四,谈谈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查看答案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时代的弄潮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陈独秀的活动表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

1920年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17年

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21年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1919年

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材料三  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毎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车上书”发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你认为从近代先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在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的管束和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与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三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而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之欢心。”

(1)材料一中,使中国“走人近代”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一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的内容?这一条款体现了列强侵华的什么新特点?

(3)材料三表明,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发生了怎样实质的变化?《辛丑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这种变化?

(4)请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三段材料表达的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