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旅游爱好者在某景点城市拍到的一所建筑物的照片,认真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历史上最早采用此种建筑样式的远古居民的主要食物种类是
A.水稻 B.粟 C.小麦 D.玉米
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①会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骨器间体 ②开始佩戴装饰品,有了审美的观念
③会人工取火并保存火种 ④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1)材料一中的三国同盟指哪三个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有何重要意义?中国是“宣言”签字国之一,它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1945年4月12日(他)接任总统职务。他继承了罗斯福的“世界主义思想”,推行全球战略,不同的是他比罗斯福更明目张胆地推行扩张主义,对战时盟国苏联采取敌对政策。他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遏制苏联,并以此为烟幕,控制处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其中首先控制欧洲,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的。
(2)材料二中的“他”遏制苏联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填出表格的A、B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上表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基辛格在1993年的谈话
(3)材料三中,基辛格的话说明了20世纪末国际形势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材料中与美国匹敌的很多权力中心主要是指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4)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火车改变世界:官方12306网站日前发布了一个榜单,徐州以通达181个城市,排在北京(240个)济南(193个)上海(185个)之后,位列全国第四。近代以来,铁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我市某中学以此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材料一 新的工业文明的产生不免会受到旧文明的抵制。蒸汽机车与古老的马车相比毕竟是完全不同的庞然大物。所以,英国要使用蒸汽机车的消息一传出,举国哗然。以古老交通工具营利的业主们深感铁路严重威胁他们的经济利益,群起责难。因循守旧的人和教会人士也指责它“背离了民族的传统”,视其为“祸害”“恐怖物”。
——陕西师范大学版陈伟国《 设计研究》
(1)哪一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标志着英国铁路时代的到来?在这条铁路上运行的蒸汽机车是谁设计的?据材料一指出铁路运输刚出现的时候遭到了哪些人的抵制?
材料二 1830年后,铁路运输的优越性极大地凸现出来,英国掀起一股铁路建筑狂潮。短短十几年间,英国铁路基本结成网络。19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建成全国的主要铁路干线。1844年建成的铁路里程是1825年的86倍。19世纪50至60年代的二十年间,法国铁路从1800千米增至1.8万千米。1850年,美国铁路总长1万多千米。1872年,德国铁路达2.2万千米。
——《世界历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铁路运输相比于传统运输在动力、速度、运输量等方面的优越性。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30—70年代欧美铁路事业发展的状况并分析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铁路改变了时间和空间概念。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话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过去两百英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则只是近在咫尺。于是生话的节奏也就加快,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火车还进一步教会人们遵守纪律,因为铁路本身就体现着强制,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铁路旅行的盛行不仅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铁路事业的发展对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分析铁路事业与工业文明的关系。
材料 从欧洲战场的军事作战来看,中国多年的艰苦抗战,不仅消耗日军实力,还把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滞了日本与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的联结,从而延缓了整个法西斯集团扩大战争的步伐。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国不断催促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目的是配合德军合力夹击苏联,使苏联处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这一时期,经过几次会战,日军损失惨重,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日本对帮助德国出兵苏联无能为力,对此状况日本政府很明白,不得已改变其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而“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减缓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压力,对苏军最后的战略反攻,直至苏军出境作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戴燕《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上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上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上填“未涉及”。
①中国的抗战扼制了德意日法西斯联合的步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使日本无力介入苏德战争,加快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步伐。
③迫于英美强大的军事攻势,日本不得已改变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
④苏德战争使苏联用巨大的牺牲彻底打败并摧毁了德国的法西斯政权,改写了战后世界格局,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
美国学者都斯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列出了导致“人类困境”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
A. 维护本国利益 B. 优先发展农业
C. 加强国际合作 D. 转向海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