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候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容易掌控)。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署诸候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再)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廷尉李斯在管辖地方方面持什么意见?秦始皇最后采纳了李斯建议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1)廷尉李斯:郡县制理由: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诸侯混战,天下共苦;再实行分封制不利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固。 (2)地理空间:颁布推恩令;精神空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容易掌控)。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署诸候不便。”可知,廷尉李斯在管辖地方方面提出实行郡县制,因为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诸侯混战,天下共苦;再实行分封制不利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固。 (2)根据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由此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3)根据材料二“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巩固,西汉时期,汉武帝也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首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材料一所述的“丝绸之路”最早开通的标志是哪个时期的什么事件?

材料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连接亚欧非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一带一路”是共赢的,将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中国倡导并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有何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代的“一带一路”建设有什么相同的意义?

 

查看答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各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当年的汉字文化圈也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的汉字热。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延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1)据材料,分析概括“简牍”在文字书写材料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至少答出两个不同的角度)

材料二  秦汉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发展史上有特殊的地位,这一时期汉字字体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确定了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把小篆的长方形变为扁方形,把匀称弯曲的线条变为方折平直的笔画,彻底消灭汉字中的象形面貌,基本确定了此后汉字的方块形状、笔画特点和字体结构,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秦汉时期,汉字字体演变后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民族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越南文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造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3)据材料三概括汉字对中国及东亚文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圆周率日。中国古代有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钟繇

D. 王羲之

 

查看答案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 侧重史书记载 B. 注重史料考证

C. 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查看答案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A.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