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终身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幸福等问题,他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他认为有系统的问与答是求得知识的最好方法,他就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默罕默德
以下是古代罗马兴衰历史中的节点性大事。按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①屋大维建立“元首制”②罗马城邦开始兴起③罗马建立共和国④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对于亚历山大的东征,教材编者认为:东征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东征和帝国的建立,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教材编者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体现了
A.客观辩证方法 B.阶级分析方法 C.论从史出方法 D.史论结合方法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形成的严格的等级制度,至今仍深深影响印度社会。以下关于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由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 B.社会居民严格分为四个等级
C.种姓制度下的各个等级世代相袭 D.不同等级之间可以相互通婚
古代世界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成就,共同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以下文明成就与创造者配搭正确的是
A.象形文字——古巴比伦人 B.《荷马史诗》——古代希腊人
C.儒略历——古代埃及人 D.《天方夜谭》——古代罗马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维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那(yé)!”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迁都的原因(至少答出两个不同的角度)
材料三 “太和改革”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基本上取得了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先进文化、制度对落后文化、制度的取代:另一方面,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意志和决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改革面临保守派阻挠和挑战的时刻,孝文帝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对破坏改革的势力进行强有力打击,扫除改革障碍,同时他还注意选贤任能,培养改革中坚力量,推动改革持续不断向前迈进。
——摘编自《北京日报》
(3)根据材料三,谈一谈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我国的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