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9 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日臻稳定、成熟,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2019 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日臻稳定、成熟,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俄国的改革不断推进其近代化进程,但也步履蹒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据《现代化通病》改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改革的哪一措施最能体现“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 ……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2)材料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材料三____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的横线上应该填写哪一年?“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什么“革命”?这次革命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这个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4)请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国从“被打得半死”到“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的创造性的“新”体现在哪里?

材料五    苏联在 1929 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 1941 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5)材料五中,1929 年到 1941 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政治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形成对苏联有何消极影响?

 

(1)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措施: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2)维护沙皇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3)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答出两点可)。 (4)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措施,在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依据材料二“……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反映了亚历山大认识农奴要从下起来反抗推翻上层统治者,不如自己解放农奴,缓解矛盾,还能保住自己的统治。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维护沙皇的统治,上层的统治;结合课本所学,在俄国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策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战争进行到1917年,交战各国都已精疲力竭。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依据材料四“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由材料四“这个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由此可知新经济的创新体现在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从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从1928年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实行了工业化,20世纪30年代实现了农业集体化;1936年颁布了新宪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苏联模式侧重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多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500年左右世界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试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走向现代)

材料二当时整个欧洲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力,而英国人却在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2)1689年,英国人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限制国王的权力”?他们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什么“重大创新”?依据材料,从欧洲近代化历程看,英国的制度创新有什么意义?

(新国新梦)

材料三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3)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南北战争时期颁布的哪一重要文献最能调动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内部变革)

材料四美国黑船压境的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14 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他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4)使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是什么事件?性质如何?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5)我们正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以上大国的崛起过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留下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上图)反映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那只是完成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了电气、化工、石油等一系列工业部门,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超过了第一次变革的成果。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2)“工业进步的第一步飞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它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变革的是哪一重大发明?写出一个以此为动力的新交通工具。

材料三 19 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化的速度异常迅速,英国和德国之间展开了最为激烈的经济竞争,……经济上的竞争和国内的困难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4)材料三中的“联盟体系”指什么?引起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歌颂的“他”是(    )

A.卡斯特罗 B.甘地 C.凯末尔 D.扎克鲁尔

 

查看答案

1919 年,战胜国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和会的真正目的是(    )

A.重建和平 B.重新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C.建立公平、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D.处理战败国,消除战争隐患

 

查看答案

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五国公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