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①和②分别是什么内容?根据①②这两国分别确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
(2)图中的1789年法国除了颁布《人权宣言》外,这一年还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该国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民法典》是谁主持制定的?该法典体现了哪些原则?
(4)请为如图确定一个主题。(要求:主题明确言简意赅)
古代文明交往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二是和平交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何正确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2)在古代世界,哪一民族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使者”?举例说明它是如何充当“使者”角色的?
(3)通过对古代世界文明交往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有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什么发明使人类“不再受制于大自然”?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发明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曼彻斯特等城市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马世力《世界史纲》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租地农场的特点。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是对哪一运动的评价?“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运动的实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指出14—17世纪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其最重要的贡献是
A.取代法兰西第二帝国 B.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经验
C.推动第一国际的成立 D.标志无产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
《共产党宣言》指出:“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它们”是指
A. 农民阶级
B. 地主阶级
C. 资产阶级
D. 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