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建立后,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三: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检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据材料一,西周建立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其分封的依据是什么?诸侯王需要对周王尽什么义务?
(2)据材料二,相较于西周初期,春秋时期诸侯国控制地方的手段有了怎样的变化?西周的分封制瓦解开始于什么时期?郡县制度的设置开始于什么时期?
(3)据材料三,秦始皇通过什么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谁的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
A.钟繇和胡昭 B.钟繇和王羲之
C.王羲之和顾恺之 D.华佗和张仲景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他的改革产生的结果应是( )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导致民怨沸腾 D.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
A.风声鹤唳 B.投鞭断流 C.三顾茅庐 D.草木皆兵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出南朝( )
A.佛教兴盛 B.建筑技术高超
C.经济发达 D.人口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