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西晋末年,由于“八王之乱”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三: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由于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四: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向汉人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十六国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北朝后期,我国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西晋时,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诸华”“诸夏”是哪一个民族?春秋争霸战争导致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命财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据材料回答其有利的一面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何时?出现这次人口大规模迁徙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后对待中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是如何对待对方的文化的?
(4)据材料四,总结归纳魏晋以来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建立后,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三: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检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据材料一,西周建立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其分封的依据是什么?诸侯王需要对周王尽什么义务?
(2)据材料二,相较于西周初期,春秋时期诸侯国控制地方的手段有了怎样的变化?西周的分封制瓦解开始于什么时期?郡县制度的设置开始于什么时期?
(3)据材料三,秦始皇通过什么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谁的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
A.钟繇和胡昭 B.钟繇和王羲之
C.王羲之和顾恺之 D.华佗和张仲景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他的改革产生的结果应是( )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导致民怨沸腾 D.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
A.风声鹤唳 B.投鞭断流 C.三顾茅庐 D.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