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 慈禧太后庆祝60寿辰,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材料一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哪次战役?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足壮海军威”?
(3)材料三中的“割地求和”说的是什么事情?“割地”割的具体是什么地方?
(4)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战败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材料二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材料三 见如图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1)根据以上材料,你知道这是发生在何时的什么运动吗?
(2)根据材料二,你知道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吗?
(3)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4)除了材料三,这一时期还有什么具有代表性的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搬走,竟被打碎了。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2)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
(3)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猾——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水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2.7万人,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材料三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一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中签订的?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将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创办近代军工企业 D.创办近代民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