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不满付诸实践的行动是

A.向中国走私鸦片 B.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发动九一八事变

 

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国家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走私鸦片在鸦片战争前就已出现,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均为日本发动,与鸦片战争的战胜国不符,且时间信息也不符,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消费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查看答案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一观点(  )

A.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C.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D.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合作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抉择——感悟合作与对抗)

材料一  1945年春,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使同盟国分裂。”

——摘编自《全球通史》

(当今典范——体验合作的魅力)

材料二

(现实彷徨——直面合作中挑战)

材料三  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2016年6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民投票表决,并获得通过,2017年2月,英国议会批准“脱欧”法案;2017年3月,英国首相致函欧盟,正式开启了英国“脱欧”程序。

——摘编自凤凰网

(中国方案——构建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要对接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联合公报》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为实现“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战争胜利后“同盟国”因“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产生分裂,形成了什么局面?美国基于什么目的分裂同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组织的首要宗旨及图二组织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处理和欧洲大陆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各国应该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学习借鉴,离不开政策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材料二  在席卷日本人的文明开化浪潮中,确实出现了盲目崇拜欧美人,完全否定自己的民族虚无主义。后来,欧化主义一度使日本人迷失了自我,引起了人民反感。先进的日本学者主张国粹主义,致力于克服前段时间认识的偏差,尝试全面的对日本人加以评价。

——摘编自杨宁一《了解日本人》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银行体系的改革、增强政府对生产的控制、开始建立社会安全网。

——摘编自《剑桥美国经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A”指的是哪种动力机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动力机器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席卷日本人的文明开化浪潮”指什么事件?据材料,概括日本学者学习西方后来态度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突出特点,并举例说明新政在“建立社会安全网”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丈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共主与各诸侯国”的关系在西周时期指什么制度?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汉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