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论述。
材料:
中国尖端科学技术成就 | 国际反响 |
1964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 法国媒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
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 |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正在走出建设自己的空间站的第一步,这也是中国跟随美俄步伐,成为太空强国的一个标志,” |
(1)写出为“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做出巨大贡献的“两弹元勋”。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农村政策问题时,肯定了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的包产到户做法。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0年》
材料二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
——邓小平(1981年8月26日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的讲话)
材料三 市场经济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到不断完善,与邓小平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彻底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石。
——叶金生《邓小平理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支持“包产到户”做法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邓小平的构想,并指出这一构想首次成功实践的例子。
(3)根据材料三,归纳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我感到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大转折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一次制度的更替即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就是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被推了。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厉以宁:60年来的三次大转折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大转折开始于1949年”的标志性事件,并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走的道路。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总结概括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2年3月6日,一组非常新颖别致的图案出现在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如图所示。
(1)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达成的文件是什么?
(2)小历认为图7传递的信息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他的看法正确吗?
请简单说明理由。
有人说:中国人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 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下列属于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C.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