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材料一“各国不分大小,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各国人民应该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外交原则?请说出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的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及作用是什么?

(3)再用两个事例说明,材料三中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关于中美关系,有的同学认为美国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有的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斗争,但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5)如今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布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外交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求同存异”;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 (4)中国和美国都是国际性大国,应该彼此加强合作交流,弱化矛盾,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这些是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解析】 (1)据材料一“各国不分大小,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各国人民应该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2)据材料二“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总理作著名的补充发言”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会议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日建交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说明了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和美国都是国际性大国,应该彼此加强合作交流,弱化矛盾,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据所学知识可知,如今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布局,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是我国外交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1)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中国人民“富起来”得益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了什么制度?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之路”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4)邓小平“建设之路”指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曲折和失误。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铺天盖地不透风》诗:“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文史精华》杂志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现状,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请列举出这一时期工业和交通方面成就各一例。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教训?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铁人”——焦裕禄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查看答案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查看答案

从南昌起义开始创建的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壮大,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下列事件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是(    )

A.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B.人民解放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C.人民解放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D.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