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展主要说明...

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

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

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

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

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和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是商周时候,故B不符合题意。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河姆渡原始居民农业上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故C项符合题意;畜牧业方面饲养猪、狗、水牛为主;手工业方面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他们还会运用雕刻技术,最为典型的是象牙雕刻(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还懂得使用天然漆。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虽是他们掌握的技术,但和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四   三国鼎立形势图 

(1)材料一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秦始皇统一全国文字,规定全国通用的文字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实行的什么措施?秦始皇使用圆形方孔钱,汉武帝统一铸造什么货币呢?

(3)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

(4)三国鼎立局面是在哪一年确立的?根据材料四说出图中B处是哪个国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

材料二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9年4月25日至2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1)西汉时所说的西域大致位于我国现在哪个地区?

(2)西汉时期曾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人物是谁?

(3)西汉时“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

(4)西汉时除了陆上丝绸之路之外,还开通了一条从东南沿海出发,到印度半岛和锡兰的航线,这条航线被称为什么?

(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管理西域的机构是什么?计算一下,这一机构的设立,据今年(2020年)有多少年了?

(6)东汉时出使西域的是谁?

(7)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查看答案

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秦”的历史。

(水利建设篇)

材料一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1)请问“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秦国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改革探索篇)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巩固统一篇)

材料三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

(3)请问,“秦政法”中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制度是什么?

(揭竿起义篇)

材料四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请问材料中反映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叫什么?

(走向灭亡篇)

材料五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的形成和灭亡原因。

(5)依据所学知识,说说从秦朝的兴亡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春秋后期,__________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查看答案

东晋书法家________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________》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