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下...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材料二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

材料三  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材料四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战争的名称?这场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对西方国家又带来了什么效应?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十年”和“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战胜利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并各举一例战例说明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4)结合材料四,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战争罪行的行径,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

 

(1)甲午中日战争;封建专制的腐败落后;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马关条约》的签订;九一八事变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中国军民的团结一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爱国将士的英勇抗战;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淞沪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各写其中之一) (4)日方应该正视历史,珍爱和平,真诚地向中国人民道歉;中国人民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现在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材料中的此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的腐败落后;第三小问: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第四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依据材料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十年”指的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东北十四年的大耻”指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3)依据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的信息可知,中国抗战胜利原因是中国军民的团结一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依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的信息可知,中国抗战胜利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民党正面战场英勇抗战的事例是台儿庄战役;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事例是百团大战。 (4)结合材料四“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战争罪行的行径,我认为日方应该正视历史,珍爱和平,真诚地向中国人民道歉;中国人民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现在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才能健康的发展中日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番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图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梁启超

材料三  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结果在以后的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费正清、刘广京著《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四  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非太息咨嗟之所能济,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什么主张?他的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图强之策"反映的是哪一场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说揭开该运动的序幕是什么?该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记载的了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个计划及以后引发的各省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前进的道路上起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欲脱蒙昧”自强,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什么影响?

(5)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到材料四体现了近代探索历程具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1909年,张某在路边向报童买了一份当天的《申报》

B. 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 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 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查看答案

1949年4月毛泽东的一首七律,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的“天翻地覆”指的是(  )

A.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 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C. 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D.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查看答案

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车轮,使它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毛泽东作出此判断,主要基于人民解放军(  )

A.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D.和平解放西藏

 

查看答案

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 蒋介石为了争取内战准备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B.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赴渝谈判

C.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

D. 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