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快、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三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18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弊书等《中共华中工委史路》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2)材料二叙述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说说淮海战役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另外两个战略决战的战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你有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2)材料二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读书人、世俗功利之人和梁启超对李鸿章分别是什么评价?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创办报纸。其中1872年创办于上海,且在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 B.
C. D.
一位老战士回忆1949年的战况:“司令部接到部队报告,我军已经占领了总统府。总统府的日历只翻到4月22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沈阳 B.解放南京 C.解放北平 D.解放上海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 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 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 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 中国经济实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