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末年,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末年,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台湾外纪》

材料二: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奥海关志》

材料三:“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奥海关志》

(1)材料1反映了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

(3)实施这一政策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1)“闭关锁国”政策。 (2)害怕沿海人民进行抗清活动;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略;虚骄自大,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顺治末年,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分析可知,反映了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厉限制海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禁海令”“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2)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概括可知,清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有:害怕沿海人民进行抗清活动;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略;虚骄自大,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概括可知,清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严重后果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图一“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纸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它的作者是谁?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材料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2)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3)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三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查看答案

清朝统治认为“天朝物产丰盈,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此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对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原因: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B. 主要表现: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 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D. 消极影响:造成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查看答案

历史时期与阶段特征不吻合的选项:

A.先秦时期    中华文化萌生,初步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

B.秦汉时期    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

C.隋唐时期    由统一走向分裂,社会混乱,经济衰退

D.明清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