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中共十六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李继德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看见他已经爬到地堡下,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这段话描述的“奋不顾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是(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雷锋 D. 焦裕禄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三大改造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摘编自丹尼斯舍曼等《世界文明史(下册)
材料二 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了和平的侵略,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
——摘编自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材料三 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沃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
(3)根据材料三回答,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是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毒害。因此,救亡之道首先要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
之以西方的文明。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 1921年7月23日-31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 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7月底,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并在游船中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起者之一,指出该历史事件中高举的两面“大旗”。该历史事件中宣传的思想内容前期和后期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是某次运动中的口号,该运动的爆发体现了参与者的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你为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出一个恰当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三 全球化带给了我们什么?此时此刻有8亿人口挨饿,10亿人口是文盲,40亿人口生活贫困,2.5亿儿童要做工,1.3亿儿童受不到任何教育,1亿孩子流落街头,每年有1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贫困和可以预防或可以治愈的疾病;多个国家内部和多个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遭到无情的、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不能恢复的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被浪费和消耗;大气、地下水、河流、海洋受到污染;所候的变化已经带来了不可预言的、明显的后果。
——摘编自卡斯特罗:《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1)材料一中的航海家放在材料二中的哪一个阶段最为合适,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全球化“版本”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