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文字叫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并指出他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3)材料三中“书籍被烧”指的是哪一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四:见下图
(4)图1所示著作,它的作者是谁?图2所示历史人物在数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5)根据材料五,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 图二
(1)据材料一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扩大耕地创造条件?
材料二: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社会状况?为此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推行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见下图《丝绸之路线路图》
(3)图中A和B是“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它们分别是哪里?图中C地点在汉朝时期被称之为西域,当时,为加强对C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四:“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4)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今年(2019年)上半年,遂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
——摘自《遂宁新闻网》
(5)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遂宁市经济的发展提至少2条合理建议。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1)结合材料一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是中的“卫鞅”指谁?卫鞅变法的时间是哪一年?这一变法对秦国有怎样的成效?
材料三: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城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4)材料四中,“孝文帝”为什么要“使其整体的汉化”?他推行“使其整体的汉化”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5)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观察下图《兰亭集序》(局部),该书法作品的书体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段材料说明农业的发展要
A. 改革生产工具 B. 遵循自然规律 C. 注意施肥方法 D. 大力开垦荒地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