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佛教
D.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在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下是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有哪些?
(2)1927—1936年国共十年内战,给日本侵略中国以可乘之机,请你举1931年发生的一件史实来证明
(3)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同仇敌忾,共同杀敌,请你各举1例国民党,共产党英勇杀敌的著名战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最大的成果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问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4)1949年4月23日,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哪里才导致该地区至今未能与祖国统一?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民族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材料一中所说的“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的依据是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历害啦,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2)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千米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千米;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的山顶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千米,就有3—4名战士壮烈牺牲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一军事行动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材料四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4)材料四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在近代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材料五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追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摘编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5)材料五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后来,“陕变”的和平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赔两亿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他们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叫什么?
(5)从李鸿章,到梁启超,到孙中山,再到胡适等,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周一我们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我们心情澎湃,激动人心,国歌的原名叫《义勇进行曲》,你知道它的曲作者是
A.鲁迅 B.齐白石 C.冼星海 D.聂耳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其中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謇 D.侯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