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冯天瑜、 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 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 主张轻罪重刑, 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至严州峻法、惩办威下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最能代表“民本思潮”的思想流派及创始人。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他在秦国是如何实践“重刑”思想的?

(3)材料三中,体现出哪些教育思想?

(4)材料四中,体现的现代化治国方略有哪些?

(5)综上所述,我们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1)儒家。孔子。 (2)法家。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3)实事求是∶勤学好问∶温故知新。(其中2条,意思相近即奇) (4)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其中1条即可,意思相近即可)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树立文化自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最能代表“民本思潮”的思想流派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 (2)根据材料二“商鞅一方面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法家;他在秦国实践“重刑”思想的方式是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3)依据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信息可知,材料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实事求是;依据材料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信息可知,材料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勤学好问;依据材料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信息可知,材料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温故知新。 (4)依据材料四“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的信息可知,材料体现的现代化治国方略有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5)综上所述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要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树立文化自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成, 以藩屏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 它们见证了秦朝的改革

材料四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六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指什么? 何时确立?

(2)材料二中,“ 政由方伯”的情况使整个国家处于什么状态?

(3)材料三中,你能提取出哪些有效历史信息?”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5)根据材料五、六,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有哪些?

 

查看答案

《齐民要术种谷》中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上述内容体现了作者

A. 记录本人关于农学的创新的成果

B. 强调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C. 提出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建议

D. 对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

 

查看答案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石窟艺术是随着某宗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该宗教是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道教

D. 基督教

 

查看答案

下图的历史人物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所使用的书法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查看答案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A. 重视汉族文化

B. 注重学以致用

C. 锐意改革旧俗

D. 潜心文学创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