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宫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

“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宫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浸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喜欢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通过长诗描述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所见所闻,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这部作品应该是《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在代表作《神曲》中描述了他游览地狱天堂的情景,甚至在地狱中给教皇留下了一个位置,借机讽刺了教会的腐败与专制,A符合题意;但丁信奉佛教与史实不符,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但丁批判天主教会,CD排除。故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

A. 迪亚士哥伦布    B. 麦哲伦达•伽马

C. 哥伦布麦哲伦    D. 迪亚士达•伽马

 

查看答案

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法兰克王国

 

查看答案

改革与交融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从服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 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鲜卑族为什么要进行“服装和语言的改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民族融合的特点有哪些?

(3)改革和民族交融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以“改革与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辉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一(西周的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二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钢雀春深锁二乔。(注∶ 折戟沉沙一词形容失败惨重。)

——杜牧《赤壁》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 (秦始皇先后三巡琅琊,今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百姓)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这里的“鼎”象征着什么?这一规定体现出西周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谁曾在此地遭受火攻而“折戟沉沙”?  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琅琊刻石上最有可能是何种字体?图片中的作品由谁撰写的?写出该作品的史学地位及记载的历史时段。

(4)综上所述,你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

(5)文物是民族传承发展的见证。请你就文物的保护或合理利用拟定一条公益广 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查看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冯天瑜、 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 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 主张轻罪重刑, 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至严州峻法、惩办威下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最能代表“民本思潮”的思想流派及创始人。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他在秦国是如何实践“重刑”思想的?

(3)材料三中,体现出哪些教育思想?

(4)材料四中,体现的现代化治国方略有哪些?

(5)综上所述,我们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