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国的“封建”的由来。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要分哪些人做诸侯?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个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为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三董仲舒的论述,概述其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材料四西汉疆域图
(4)材料四图中的西域主要指我国今天的哪一地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5)综上所述,以上材料的措施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变则通,通则久”,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与损耗)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商鞅正确地把握了战国时期的脉博,在秦国推行新法。其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材料三 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成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3)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商鞅最终被处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4)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5)综合以上事件,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史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A.大建佛寺 B.开发江南 C.实行汉化 D.科举取士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江南战乱少相对安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南朝”开始于
A.刘秀建立的东汉 B.孙权建立的吴 C.符坚建立的前秦 D.刘裕建立的宋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出现内迁的高潮。这一时期内迁的民族中不包括
A.鲜卑族 B.氐族 C.蒙古族 D.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