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蜿蜒伸展,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版图上从容铺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商队运输形式从古中国到古罗马, 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 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与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上的原因。首先,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陆上丝绸之路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崛起经常破坏丝绸之路的畅通,从中原通向西亚的交通十分不畅。……其次中国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大都生产于东南沿海地区。……最后,通过海路还可以把商品输送到陆路不能到达的地区和港口,如日本、东南亚、非洲、欧洲、美洲等国……
——摘编 自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各一例。 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远方的宗教信念”,汉朝时沿着丝绸之路传人到我国的是哪一个世界宗教?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名称和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区。
(3)根据材料三归纳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不得抄原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 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的制度?“天下为家”说明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什么?为此,秦始皇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来管理地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为了维护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时,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 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
材料三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1)材料一中铁制农具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此外当时还有什么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材料一中的图二反映了秦始皇巩固统-的哪一措施?
(3)根据材料二,说说汉武帝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采取这一系列措施有何作用?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房屋结构是不同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农耕居民,其中图一的房屋结构名你是什么?属于哪个地方农耕居民的房屋结构?从房屋建筑的不同风格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搭配正确的是
A.王羲之—《兰亭集序》 B.顾恺之一《大明历》 C.祖冲之一《齐民要术》 D.洛阳一云冈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