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涿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巨鹿之战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通过测产验收,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北京人
D.元谋人
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 )
A.一大群人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兽
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野兽
C.十几个人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 总计 | 上海 | 武汉 | 天津 | 广州 | 杭州 | 无锡 | 其它 |
厂矿数 | 549 | 83 | 28 | 17 | 16 | 13 | 12 | 380 |
资本额(千元) | 120288 | 23879 | 17240 | 4219 | 5791 | 1552 | 1422 | 66185 |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古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材料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根据上图,归纳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总结1912年到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