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徐...

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徐邦道 C.丁汝昌 D.左宝贵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勇敢战斗,在战舰受重创侧倾的情况下,撞向敌舰“吉野号”,决心与其同归于尽,但被敌击中,军舰沉没,同全舰200余名官兵一起牺牲,A符合题意;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是邓世昌,不是徐邦道,B不符合题意;丁汝昌是在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自杀殉国,不是“黄海大战”,C不符合题意;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中炮牺牲,不是“黄海大战”,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都 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京师大学堂

D. 创办轮船招商局

 

查看答案

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鸦片走私利益

B. 解决“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惩罚清政府拒绝“修约”的行为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A.陈化成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连接中国与世界,沟通历史与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丝绸之路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现在的新疆是图中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西汉政府为加强统治,在该地区设置了什么官职?该官职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提到的造纸术是由谁、什么朝代改进的?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结构图:

(2)材料二中空缺①处应填写什么官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材料二中的“偃”是指谁?汉武帝听从“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地方对中央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来巩固统治?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