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1)用所学史实证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概括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国民党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淞沪会战对中国的历史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争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余人

不到11万人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5)回顾学习过的抗战历史,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后侵占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魄;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确的路线,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贡献的民族奉献精神。 (3)百团大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5)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后侵占东北三省。全国人民开始要求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各族民众和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因此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2)据材料二的“(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可知“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抗日战争时期,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魄;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确的路线,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贡献的民族奉献精神。 (3)依据材料三的“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可知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以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为目标。1937年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据材料四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5)回顾学习过的抗战历史,我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略史,更是一部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列强侵略——民族屈辱)

材料一

(1)请写出材料一问号处列强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不屈抗争——铮铮铁骨)

材料二

(2)分别写出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艰苦探索——不屈不挠)

材料三: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不在于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在于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3)依据材料三判断,汪林茂评论的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四: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说“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材料五: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群英荟萃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5)材料五习主席瞻仰的两个会址,反映了中国革命史上哪个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创作者敬佩有加,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①《狂人日记》﹣鲁迅

②《愚公移山》﹣徐悲鸿

③《黄河大合唱》﹣聂耳

④《骆驼祥子》﹣老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国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教育发生巨大变化。近代新式教育制度发展的基础是

A.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同文馆

B.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创办北洋西学堂

C.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D. 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制度

 

查看答案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

类别

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1911年前

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长袍马褂

大人老爷

跪拜作揖

缠足

1911年后

强令剪辫

中山装旗袍

先生某君

鞠躬握手

天足

 

 

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讯设施的完善

 

查看答案

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大生纱厂经营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A. 甲午中日战争前

B. “一战”期间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