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
A.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每年的国家公祭日,都有一幅催泪漫画出现在大家的微博、朋友圈里。下图是2018年南京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网上流传的一张感人漫画,请问,漫画中反映的黑暗的中国能够“重回人间”的原因是( )
A.全民族团结一致抗战 B.中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 D.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 原因
B. 性质
C. 内容
D. 影响
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成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所学,指出”天下大稔”局面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材料二 下图为谢镇瓯所绘制的《长安西市图》。长安城的西市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占地1600多亩,有220多个行业、4万多家固定商铺,是名副其实的“自由贸易区”,当年的长安人就已经过上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时尚生活。——2018年“长安与世界的对话”部分解说词。
(2)据材料二,概括唐都长安的特点。
材料三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引进了新的农作物品种,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农作物品种”一例,并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的含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一谈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创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炀帝大业五年设立进士科,当时主要考策论。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将诗赋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
——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1)据材料一,请说明隋朝开创科举制的目的,并归纳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材料二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公元前970年,宋太祖命主持科举的礼部整理近十年以及后周乃至后汉的举子档案,共统计出106人。赵匡胤大笔一挥:这些人实在不易,统统赐本科进士出身。
——百度百科
(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科举选士出现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这些新特点是末代什么政策的体现?并简要分析这一政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从元朝开始,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科举所选人才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百度百科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科举制“中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