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坚持与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带给日本以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
——选自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试举一史实证明此观点。
材料二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三 这三大发明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再次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论》
(3)请写出我国古代“在战争中”、“在航海方面”的重大发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影响。
材料四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4)“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意义。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图片及材料
(1)据材料一,请按顺序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农业工具的名称。并概括分析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江南运河奠基于春秋晩期,至隋代正式修成。远河通航后,改善了江南地区的水陆交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唐朝统治集闭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使江南经济在隋末一度受挫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宋代以来,北方经安史之乱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凋敝,而在相对稳定的江南,经济却愈益发达,逐渐成为两宋国家的财政支柱。
——改编自《苏州史纪·古代》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储”,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甘薯和玉米在何时引入中国?据材料三及所学,请分析其引入的作用。
材料四 清朝前期人口和粮食产量
时间 | 人口总量 | 粮食总量(斤) | 人均耕地(亩) | 人均粮食(斤) |
1662(康熙2年) | 约0.98亿 | 1163.7亿 | 6.88 | 1183 |
1795(乾隆60年) | 约3.01亿 | 2576亿 | 2.14 | 867 |
(4)概括材料四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这种现象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京剧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后,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形成
B.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长生殿》等成为传世之作
C.由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等地方戏优点,加以改造而成
D.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人因循守旧的境地,走向衰落
某历史学习小组选用了下列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来制作网页。该网页的主题应该是( )
唐朝长安城简图 北宋交子 明朝《南都繁会图》 清朝广州十三行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
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前期南方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下列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湖广地区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湖北汉口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④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清朝前期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亚洲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的地点是
A.珠江流域
B.广东省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