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洪秀全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官禄村,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

洪秀全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官禄村,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是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洪秀全在历史上写下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A.领导虎门销烟 B.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

C.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D.火烧圆明园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选项C符合题意;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A排除;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B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使近千年文明险些毁于一旦。法国侵略军在历史上曾烧毁中国皇家园林,亦是世界历史的瑰宝—圆明园。圆明园被焚毁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绘制如下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回答:此示意图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材料二

(2)根据图1回答: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2和图3反映出秦朝在经济和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汉汉武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采纳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及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笆,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 下图是两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 公元前138,某人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某人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沿着这条道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扰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任意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

(3)材料三中的“某人”指的是谁?

(4)结合材料四,你怎样总结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照抄原文不得分)

 

查看答案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论语》英译本前言(1691年出版)

材料二(秦始皇)“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 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材料一提到的“这位哲学家”是哪位历史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指的是汉武帝的哪项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查看答案

改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汉姓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了哪次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