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之力。巴马一中258班在七年级在新课改历史学习中,开展主...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之力。巴马一中258班在七年级在新课改历史学习中,开展主题为“商鞅变法”的分组探究学习活动。2018届七年级的同学们,请你参与下列各组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

(1)依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3)请阅读下面图片的对话材料,黄勇和李梅同学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产生了分歧。关于对商鞅变法评价,你认为他们中谁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什么?

 

(1)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注:学生持不同看法,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黄勇。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可以看出奖励生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促使秦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会支持商鞅变法。 (2)根据材料中“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可以看出秦国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依据所学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黄勇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正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所说的“经”是指“六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当时太学设置在何处?

(2)这位皇帝采纳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朝代的正统思想

(3)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作为教育家,他对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贡献?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的教育名言2条。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谈谈这句话对你处理同学关系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   )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三国

 

查看答案

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A.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是在

A.三国时期 B.西晋时期 C.东晋时期 D.北朝后期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史实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220年--曹操--魏国

B. 221年--刘备--蜀国

C. 230年--孙权--吴国

D. 266年--司马炎--东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