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会议期间,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的讲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
A.万隆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讨论了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
D.会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评价中的“改死了”指的是( )
A.美苏对峙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冷战开始
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板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A. 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 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 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其中“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B.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的体制模式
C.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D.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她所说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A.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B.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第三产业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 )
①欧洲的联合 ②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④联合国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