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①解决黄河水源不足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显示隋王朝的强大 ④巩固对国家的统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1)材料一中的“改良运动”和“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具体事件?材料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暴力革命”的果实虽然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2)材料二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
(3)材料三中“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指什么?在长期的斗争与实践中,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有什么认识?
中国行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
——摘自李鸿章给恭亲王的信
材料二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材料三 近代中国民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1)材料一中李鸿章主张如何实现“自强”?以他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观察材料二、三,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是在材料三的第几阶段(答案写序号)?什么历史事件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家走上实业救国之路?
(3)据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出现在第几阶段(答案写序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未能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辨析史料,解答问题。
(得道多助)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1)“挖蒋根”是指什么?有何作用?
(战略反攻)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战略决战)
材料三: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
(总结反思)
材料四:下表反映了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 国民党 | 共产党 |
拥有军队 | 430万人 | 130万人 |
武器装备 |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获得美国大量武器 | 基本上是步枪 |
拥有人口 | 3亿多 | 1亿多 |
拥有地区 |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
材料五:1949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4)依据材料四、五,说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谁?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5)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