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文忠公和魏源合作完成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介绍西方文明的开山之作。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1)材料一中“林文忠公始译洋报”,《海国图志》出版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2)材料二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为寻求“御侮自强”之术而在教育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3)材料三“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众多变化”,但这场“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的是什么?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材料五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里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胡适说,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4)阅读材料四、五,胡适等三只“兔子”为解决中国“文化”上的不足,主张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哪些思想?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主张向西方学习。 (2)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 (3)没有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民主和科学;对待文明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文忠公始译洋报”,《海国图志》出版的背景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其目的是主张向西方学习。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提到的“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清政府为寻求“御侮自强”之术而在教育上的具体措施是兴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和翻译人才等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等主张学习“西洋近代文明”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其思想主张是民主和科学;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持全面肯定的态度,对“东洋旧文明”持否定的额态度,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对待文明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1)近代历史上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是如何阐发土地问题的?

(2)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人也在土地问题上作出了几次调整,其中“当年喜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两次“分田”所指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其中第一次分田废除了什么制度?

(3)请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国共关系也呈现多次对抗,其根源是什么?如果当前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目的是什么?请分析无论何时国共两党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应是什么?

 

查看答案

从1921年到2017年,96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

(1)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是什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什么?

(3)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始于哪一事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5)为避免以后建设的失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代学者萧功秦把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现代化阶段

时间划分

代表人物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

慈禧

开明专制化模式

第二阶段

1911—1913

孙中山

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3—1928

袁世凯

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

蒋介石

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

1949—1976

毛泽东

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

1978年以来

邓小平

新政模式

 

 

(1)材料一中中国民族工业在1919年后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个时期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据此谈谈我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ABCD所示事件,哪两件是资产阶级政治救国的重大行动?对应序号写出这两件大事的名称。

(3)材料三中哪一事件打断了第四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第五阶段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是什么?

(4)材料三中第六阶段实行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一阶段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材料四  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全面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能力,海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摘选自建国60年阅兵式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具体主张。(不得照抄原文)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一例。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海军的特点。联系我国海军编队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以及“辽宁舰”航母正式列编的事实,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