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不请自来,屡屡发动对中国的侵华战争。下列侵占过我国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99年,英国的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当时,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时,美国提出的政策主张是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门户开放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承德避暑山庄飞驰,恭亲王奕诉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与这则消息相关的战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变化有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圆明园变成了断壁残垣
③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④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改革则昌,不改则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穿越到中国古代,探究两次重要改革回答问题。
[变法促使国力强盛]
材料一: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街、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哇。
——维基百科
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2)材料二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改革增进民族融合]
材料三: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3)材料三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孝文帝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反思引领未来发展]
(4)通过以上探究,请为当今中国的深化改革提几条合理建议。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来石五十,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时海内大乱……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城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的社会变革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2)为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新时期“一带一路”引起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B两处填写完整。
A._______ B.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人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