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是
A.兴庆 B.开封 C.临安 D.长安
“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唐太宗这段话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核心思想。在其一系列的治理国家的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减轻刑罚,修订法律
C.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D.驱逐突厥,加强控制
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长城 B.大运河 C.长城 D.故宫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南北朝分裂让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隋文帝
D.唐玄宗
对外交往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交往)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堵塞道路),今亡(从匈奴逃出来),唯(希望)王传人道(引导)送我。诚得至,反(返)汉,汉之赂遗(送给)王财物不可胜言。”
材料二:中国的冶铁、凿井、养蚕等手工技术传到西方,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胡瓜等也传入中原。西汉王朝的影响直达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骞”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为汉使而月氏”的目的?此行有何收获?我们应学习“骞”的什么精神?
(2)根据材料二西汉与西域经济交流的情况,你能看出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3)图二与图一比较,疆域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展举世瞩目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汉武帝晚年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肤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汉朝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处在草创阶段,再加上周边有外敌的军事威胁,如果我不改变一些做法,后世子孙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法度。)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后,汉朝的政治局面为之一变,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碎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他的变法受到哪位统治者的支持?材料一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和经济三个方面来说明汉武帝在位时是怎样进行改革,使汉朝的政治局面“为之一变”的?
(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任答一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