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灭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段话揭示了

A.中国自给自足经济的劣势 B.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D.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这段话揭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自给自足经济,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D排除。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互相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古道上的商队往来,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岛航海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二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亚欧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郭物《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1)根据材料一,请你对古代的扩张和征服作出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交通网络”的名称以及汉朝为其“提供军事保护”的机构。依据材料二概括“交通网络”形成的因素( 至少写出两点,不能照抄原文)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古代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

4)以史为鉴,通过以上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往中我们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所有公民都获得了各级官职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担任公职的公民开始获得津贴。伯里克利曾演讲:“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的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为封君,接受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材料三 646年,新年伊始,天皇发布了《改新之昭》:废除氏姓世袭制度;把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改革丧葬制度,禁止皇室、贵族营造大型陵墓……

1)阅读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的施政方针。 这一施政方针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2)材料二中的法兰克王国的这场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维系这一影响的纽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推动这场改革的直接因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三次改革性质虽然不尽相同,但影响深远,请你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认真阅读下列两幅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在如图ABCDE五个框内分别填上适当的内容。

1)图一中的A:写出亚非文明在政治上的相同之处及在经济上呈现的共同特点。

2)图一中的B:注明其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3)观察图二,依据(模仿)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模式,分别回答CDE所表示的内容。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大量的希腊、波斯的典籍翻译为阿拉伯文

B.给中国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C.“阿拉伯数字”和代数学都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D.给欧洲带去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