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 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 维新派缺乏经验
D. 顽固派反对变法
“……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A.清政府的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 B.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咎矣。”严复评价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此举体现了
A.近代工业化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B.传统体制制约了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C.民族工业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制
D.清政府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新思想的萌发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袁世凯复辟帝制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